政府工作报告首次聚焦房地产
【 信息发布时间:2007-03-12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3月5日上午,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以一个独立段,从四个方面对房地产业的发展提出具体要求。
回顾近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记者发现,在2006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在“保持固定资产投资适当规模,坚持有保有压,优化投资结构,防止投资过快增长”一段中,用133个字对当年的房地产业发展提出要求。在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对房地产业的要求散见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等几处,其中直接谈及房地产业的文字不超过20个字。而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用了一个独立段、346个字对房地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这还不包括散见在其它章节中对房地产业的论述。对比这三个政府工作报告,我们不难看出政府对房地产业的关注力度在逐年加大,而今年的关注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强调,房地产业对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群众住房条件有着重大作用,必须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合理规划、科学建设、适度消费,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二是房地产业应重点发展面向广大群众的普通商品住房。政府要特别关心和帮助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加大财税等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三是正确运用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两个手段,保持房地产投资合理规模,优化商品房供应结构,加强房价监管和调控,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四是深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依法惩治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等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地方各级政府要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监管切实负起责任。
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集中谈及对房地产业要求的内容是,继续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要着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严格控制高档房地产开发,重点发展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和住房租赁制度。整顿规范房地产和建筑市场秩序,基本完成建设领域清理拖欠工程款任务,促进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健康发展。
两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房地产业方面的工作时充满了新意:报告首次提出了要“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的要求;进一步强调了“政府要特别关心和帮助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加大财税等政策支持”让低收入者看到了廉租房的曙光;“正确运用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两个手段”的提出,使抑制房价上涨过快的要求更加具体化,也让人们看到了政府解决房价过快上涨的决心;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依法惩治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等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了地方各级政府要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监管切实负责。
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政府在改善人民群众住房条件,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方面的决心,也可以看到政府在解决目前房地产业存在问题的基本思路以及具体措施和做法。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贯彻执行,2007年的中国房地产业将出现深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