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楼品凤楼网站论坛_全国空降约茶品茶,快餐200一次vx价格范围,炮约软件下载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各市造价动态 > 盐城

关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推广应用的思索

【 信息发布时间:2007-03-29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 【关闭

关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推广应用的思索

湖北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 柯经安

    〔摘要〕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推广应用,掀开了我国工程造价活动的改革序幕。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推广应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入世后要面对的事情,人们应该积极地接纳它,熟练掌握它。但几年来推广应用历程说明了我们在推广应用活动中的软肋,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原因,然而最关键的原因还是人们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推广应用的认识。

    二〇〇三年之前,工程量清单计价,对于我国大多数发包人与承包人而言,是一个较为新鲜的事,对于我国大多数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事。从过去的知之甚少,到现在的充分认识,这中间凝结着与工程造价相关单位和部门的艰苦努力。虽然说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国际上是一种较为普遍通行的计价方法,但在我国的推广应用之路却是不平坦的,其原因颇为复杂,主要的原因还是人为因素,人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推广应用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工程建设的发展,需要推出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计价方式,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计价方式,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在我国推广工程量清单的必要性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工程造价新的计价模式的出台,工程量清单计价正是顺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下的工程造价计价强调的是承包人的个别成本,而不是基于社会平均消耗量和价格水平的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平均社会成本。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向也决定了我国今后工程造价的计价道路必然要走工程量清单计价之路。自主报价、个别成本、市场形成价格是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核心,它符合市场经济的潜在规则。较之于定额计价,在没有更新、更合适的计价方式推出之前,工程量清单计价最终会被市场认可。工程报价是建立在承包人对自己建设产品的成本核算上的。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在飞速发展,不同的承包人对自己建设产品的成本会有着不同的组成,这就意味着不同的承包人对自己的建设产品会有着不同的价格,工程量清单计价正是适应这一特点。定额计价方式正好相反,由于不同的承包人它的计价依据是相同的,从理论上说,采用定额计价,对不同的承包人,其报价应该是相同或相近的,显而易见,这不适合当今以市场经济为主流的市场体系,这也是为什么要对我们相濡以沫的定额计价改革的动因。

    在国际上,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是相当普及的工程计价方式,它有着深厚的应用基础。世行和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包括在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基本上是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国外的投资商所投资的工程项目也都是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梢运?,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国际上通行的工程项目计价模式。使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价格,具有很强的竞争性,贴近市场的实际情况,符合国外的资本运作要求,加之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相配套的FIDIC合同条款已相当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已成为国际工程承包公认的计价方法,FIDIC合同条款已成为国际性工程承包的合同示范文本,从我国的外资工程也能反映这一理念。

    我国入世后,国外的投资商会陆续地进入中国市场,国外的投资商所能适应的计价模式主要是工程量清单计价和PIDIC合同条款。既然中国进入了全球经济,就要遵循世界市场的游戏规则,总不能走到哪里就要求国外的投资商脱离自身的实际情况,拿着“红头文件”,按规定的价格表进行报价或招标。同样,我国的投资商可以利用入世的机遇到国外去投资,去经营。若我国的投资商不了解世界市场的规则,就会感到束手无策,就不会赢得竞争??杉谡庖皇逼谕菩泄こ塘壳宓ゼ萍凼枪谑谐〉男枰侨胧赖男枰?,是大势所趋。纵观局势,我国对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推广应用是非常迫切的,且越来越感觉到了紧迫感。

    二、我国推广工程量清单面临的问题

    我国《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于二〇〇三年七月一日已实施,三年来,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基本上被业内人员所接受,较之于管理层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从目前实施的情况看来,大城市实施的效果较好,中小城市实施的效果较差,并且有为数不少的地区还是空白。在已经实施的地区,有一部份并没有完全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要求去做,在实施过程中对规范的要求大打折扣,使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贯彻实施得不到落实,还是继续使用定额计价方式来确定工程造价。而定额计价的模式还是乐于被人们所接受,出现这种现象有一定客观原因,更多的是人为因素在起作用。

    工程量清单计价在我国的推广应用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推出的时机是成熟的,但推出前与之配套的工作做得不够,推出后的宣传力度也不够深入,加上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本身的一些问题,引起了一些人的直接抵触情绪,从而导致了工程量清单计价在我国的推广进程缓慢。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实施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鼎力配合,靠任何一个部门的孤军奋战是不能够较好地完成这项工作的,现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推广之初,企业定额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招投投标问题没有解决,与之配套的合同示范文本问题没有解决,发包人与承包人的思想观念问题没有解决,市场的利益问题没有解决,相关的信息平台问题没有解决,有诸多的问题存在,要很顺畅的推广岂是易事。直到现在,有些问题还是悬而未决,这多少会给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推广带来一些不利因素。在推广过程中,管理层宣传及舆论导向大部分是针对从业人员的实际操作,很少就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优势和特点,对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使用有否决权的发包人进行宣传和引导,从而使发包人对工程量清单计价还是一头雾水。从对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宣贯过程来看,管理层的宣贯和培训只停留在怎么编制工程量清单的操作上,对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优点和特点,与定额计价在结果上的不同,只是定性地给以说明,很少有对一个具体工程,拿出具体数据,用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进而剖析各自特点的,泛泛而谈是不能很快让人信服的。尤其是对计价方式的选择有决策权的发包人,更应该用具体的数据,具体的实例,让他主动接受这种计价方式,可惜在整个宣贯和培训过程中,这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多。在我国的建设市场,发包人占着主导地位,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计价方式的选用,承包人是会遵从发包人意愿的。

    大多数从业人员是渴求了解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中国入世了,方方面面要和国际接轨。在工程造价领域,工程量清单计价毕竟是当今国际上工程造价计价的主流方法,熟练掌握工程量清单计价是走向国际工程造价领域的一张通行证。我国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同国际上通用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有些不同,具有中国特色,这和我国工程造价改革的进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无论如何,我国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还是要向国际通行的做法靠拢,因为我们以后必然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尽管我们现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我们的从业人员还是在不遗余力地去学习和适应它。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国外资本的大量涌入,相信在不久,工程量清单计价会在我国普遍推行,人们会逐步淡忘现在难以舍弃的定额计价。定额计价只会在将来我们工程造价的教科书中见到。

    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体系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计价的根本点的不同,反映了承包人和发包人不同的利益。定额计价对于承包人是非常容易接受的,并没有太多的风险,他们的盈利能力一方面来自于企业的内部管理,更重要的是靠管理层的政策支持。甚至可以向管理层要效益。效益的多少,取决于管理层的定额定价。对于发包人,由于大多数是国有投资,他更关心的是工程质量、工期、安全,至于投资的节约与超额并不太重要,节约与超额与发包人没有多少利益的冲突。这种计价模式充分体现了计划体制的特色,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工程量清单计价主要是市场竞争形成价格,企业的合理竞争,有效地控制了投资,降低了造价。对于普通的工程项目,市场的残酷竞争,削减了承包人的利益。承包人要取得利益,必须依靠企业技术进步,必须依靠企业经营管理,必须依靠企业成本控制;对于科技含量高的工程项目,由于承包人掌握了自主报价的权利,有利于承包人利用科技的创新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促进企业的科技改造和成长。对于发包人,由于承包人之间的竞争,必然导致工程造价的降低,这在以资本运营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是发包人非常愿意得到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合理分担发包人和承包人在工程项目实施中的风险,规范了发包人和承包人市场行为,减少了工程招投标过程中不平等和丑恶的现象。

    三、推广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前提

    一个被人们认为是新生事物的推广应用是有个曲折过程的,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推广应用也不例外。我国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和我们熟知的定额计价的操作是不同的,需要业内的从业人员转换思维方式,接受工程量清单计价这一新概念。要推广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本身必须具备严密的逻辑性,简单易行的可操作性,过多的漏洞和过烦琐的操作必然对其推广应用产生不利因素,规范的管理者应在这方面下功夫,少出现问题和易用总是会被人们乐意接受的。配套的措施、制度、规范必须完备,相应的宣传必须到位。对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宣传贯彻,我们过去主要是针对工程造价的从业人员,而忽视了发包人的决策者。从业人员熟练掌握是推广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一个条件,只有发包人的决策者有权力决定他们的工程项目是否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接受宣贯的从业人员大部分只有建议权,在决策者没有深入了解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情况下,有多少人会冒险使用新的计价方式?这就是阻力所在。在宣贯活动中,宣贯更多的是指导学习者怎样去编制工程量清单,而很少有把工程量清单计价特点和优势转变为具体的数据告诉从业人员,尤其是发包人的决策者。在没有给发包人的决策者烙上深刻烙印的宣贯,对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推广应用效果并非显著。

    在许多人认为,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推广应用,定额这一概念将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一理解似乎有些问题,定额是完成单位产品的消耗量,与我们经常使用的“基价表”或“估价表”是有区别的,定额会伴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一起存在下去。我们不应该把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视为相生相克,两种不同的计价方法的操作方法是大致相同的,都是体现人、材、机量与价的组合。如果我们能这样看问题,喜欢定额计价的从业人员就会如释重负,心情舒畅,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推广应用就更加顺利。改变计价模式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由谁来定量和定价的问题,就是要实现由管理层定量和定价向市场形成价格的转变。定额计价的基本操作思路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中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操作中,仍然得以应用。定价主体的变化,要求管理层要加大力度,在规范定额的编制准则上给市场作出更加切实可行的建议,引导承包人尽快形成企业定额。要做好这项工作,管理层要做的工作是很多的。

    无可置疑,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相关的规定制度都会影响到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推广应用,如评标办法、合同示范文本等,对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相配套的合同示范文本尤显得重要。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主要是针对定额计价方式制定的,虽然参考了如FIDIC合同条款等部分内容,但能否与使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确定的合同价及合同价调整方法等相适应,管理层及权威性的机构没有作出认定,这样给承发包双方都带来了很大的疑惑。在工程造价活动中,合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它是维系承发包双方的纽带,是体现双方责、权、利的标准。近年来,承发包双方发生纠纷的案例主要是合同中的工程结算,在法治观念日益加强的今天,发包人的决策者决不会在他任职期间内,就有限的工程项目去引发法律纠纷。不论这种法律纠纷缘由如何,多少会给顺风顺水的他们带来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能够避免何乐而不为,所以发包人的决策者们的选择就可想而知了,对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选择就可能又失去了一次次机会。

    四、管理部门在推广工程量清单面中的重要作用

    行政许可法的实行,规范了管理层在市场中的角色,在工程造价的确定过程中,管理层更多的责任是引导,是监督。管理层要加倍努力,让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更科学,更接近国际惯例,让市场的信息更加丰富,更加真实可靠。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总体构想,管理层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活动中作用是宏观调控,不应该从微观上束缚发包人和承包人工程造价的计价行为。对于管理层,更重要的是怎么样建立健全高效合理监督机制,加强诚信社会的建设,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和承发包人信誉建设。 加强市场调研,使工程量清单计价变得切实可行,这是管理层责无旁贷的职责。如对“合理低价”的界定,就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实施起来有些困难。工程量清单计价推崇的是承包人自主报价,承包人的经营成本是商业机密,评标人是没有充分的理由要求投标人公开他们的商业机密的,既然承包人有报价自主,过多地过问企业的报价,这自主又体现在何处?过多对企业报价的质疑,反显得管理层发布的“基价表”或“估价表”是多么合理,这与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初衷是相悖的。与其这样多的是是非非,还不如使用和国际上较为通行的“最低报价”这个概念。对于“综合单价”所含内容亦是如此,人为地把两项费用另列为不可竞争性费用,这对工程造价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这样划分的意义不大。不可竞争性费用的单列和放入综合单价中没有本质的区别,如税务部门征收税款并不参考报价书或结算书的额度,而是按税票的面值。规费亦是如此。编制人对此划分解释是防止投标人在计算综合单价时不算或少算这项费用,即使单列这些费用,投标人报价时同样可以不算或少算,正像刑法规定干某件事情是违法的,总有人要触犯一样。只要投标人的报价不违法或不违反强制性规定,只要当事人能按章纳税和按规定缴费就行了。在法治观念日益愈强的我国,管理层应该充分相信企业的理智和能力,充分相信市场的调节能力,充分相信法律的震慑力。偶而出现的不和谐之声,那只能说是美玉微暇了。

    五、结束语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势所催生,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必然趋势。工程量清单计价对我国的工程造价领域的改革有着深远的意义,为我国的建设市场面向世界,为世界的建设市场走向我国开启了方便之门。伴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推广应用,我们的企业的综合实力必然会得到根本性的提升。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推广应用对建立有序的建设市场公平竞争秩序都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向征着我国的建设市场将更加公开、公平、公正,更加适应国际竞争环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