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楼品凤楼网站论坛_全国空降约茶品茶,快餐200一次vx价格范围,炮约软件下载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各市造价动态 > 盐城

量化标准可评估 关键措施有思路 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蓝图发布

【 信息发布时间:2008-05-15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 【关闭

编者按:
     建设部2006年12月给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下达了《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课题,旨在通过对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提出具有务实和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一年来,在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的具体指导下,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在清华大学工程研究所及有关科研院校、大型企业专家的合作下,形成了《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报告。
     该研究报告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在对我国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态势的调查基础上,提出了若干问题和政策建议,明确了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蓝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前瞻性,本报辑录如下。
    
     标准之一 建筑企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企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尺。这方面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企业竞争力水平,一是经济影响。具体来说,竞争力水平主要看两个指标:企业的项目完成水平和经营业绩。经济影响也主要看两个指标:企业对重要利益相关者的经济贡献,企业与经营地点的互动与融合。
    
     标准之二 建筑企业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企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看三个方面:循环经济、污染控制和绿色施工。循环经济包括三个指标:减少能耗、节约用水和回收利用。其中减少能耗指的是:一次能源直接能耗及可再生能源比重;中间能源类型及耗量;节能增效、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间接能耗的效果;单位建筑面积的施工耗能量。污染控制包括两个指标:大气排放、废水和有害物质控制。绿色施工指的是绿色施工要素的覆盖百分比、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影响的测定和控制效果。
    
     标准之三 建筑企业与社会的互动和影响
    
     建筑企业与社会的互动和影响主要看四个方面:劳动实务、人权、社会和产品责任。
     “劳动实务”指的是工资与福利、健康与安全、培训与教育和民主管理?!叭巳ā敝傅氖俏と巳ê凸せ嵛??!吧缁帷敝傅氖巧缜?,反腐败和反不正当竞争?!安吩鹑巍敝傅氖羌锹己透伲⒊て谥柿勘P拗贫?,主动进行质量跟踪;用户满意度指的是进行用户满意度调查并报告调查结果。
    
     对策之一 推行工程总承包是发展绿色建筑的需要
    
     报告认为,施工单位早期参与绿色建筑设计对总成本控制作用巨大,所以,当前进一步研讨施工图设计位移和施工单位早期参与建筑设计对总成本控制作用的问题非常重要。
     原因在于:以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阶段管理为基础,深化建筑业生产方式的深层次变革,实现设计、施工、采购、试运行一体化,有利于建设工程项目集成管理,保证生产要素和资源最佳配置在工程项目上。考虑施工过程的材料选择和方案优化设计,可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
     “绿色”因素要求更多考虑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而基于材料的成本估算要服从系统的成本估算,评价方法也要服从这一原则,施工单位不在初始阶段参与讨论是很大的缺憾。另外,一些对环保要求很高的工程,要求施工过程所用的材料,如填缝料、干饰面内墙化合物、粘合剂等都要接受与精装修材料相同的环境考验,避免过分强调降低施工成本而造成总体上不满足要求。
     因此早期参与、了解设计要求,共同防止材料供应商漫天要价也是必要的。
    
     对策之二 考虑在招标文件中增加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推进工程总承包和绿色施工都已对我国现有招投标制度产生了冲击。设计和施工分开招标显然不鼓励设计和施工的结合,妨碍正确工作模式的形成。现在发达国家的工程承包出现了一种新的动向:有经验的业主按照一定成本提出确保性能的要求取代详细的规格书,意在留出足够的空间,让承包商找出创新的解决办法。所以我国的建设招投标制度也要顺应潮流,向有利于鼓励企业联合、实施创新管理方向转变。从制度上赋予工程总承包更深刻的内涵,以达到设计和施工在实质上的联合,而不仅是形式上的联合投标。另外,对绿色施工和环境指标计量,也应有明确的执行要求,合同中要有规定和硬性的取费标准,使现场环境测量和预测工作具有坚实的技术基础和政策保证。
    
     对策之三 劳动法出台后建筑业用工要有新思路
    
     今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开始实施,前不久引发了一些企业裁员或重订劳动合同以回避定期合同10年期满转为无固定期合同的法律规定?!独投贤ā吩谖淖稚衔刺崤┟窆ぃ萑ㄍ棵诺慕馐褪峭耆视玫?,不久将发出通知,对农民工的问题作进一步的解释。报告认为,农民工问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社会绩效的中心环节,有两个问题应该进入建筑企业战略考虑的范围:第一就是改变农民工是廉价劳动力的既定观念,为迎接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未雨绸缪:农民工是最有弹性的利润来源的时代行将结束,这是国内外大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近期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增强,同工同酬是广义的,按照《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内容,农民工和市民工享有同样的劳动权益,计有:劳动计酬权、劳动安全卫生权、社会保障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和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涉及劳动报酬权的工资拖欠问题解决后,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体制将为农民工和市区民工的合流扫清障碍。
     另外,调整和改革劳动力供给适用机制,为在农民工中建立一支稳定的骨干队伍作好充分准备。有远见的建筑企业绝不能从纯福利的角度理解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指标,当前急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是如何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高技能、高效率的劳务队伍。为实现这一目标,可以考虑在政策上有所差别,择优培养。这对现在的农民工队伍也是一种鞭策和激励,这部分农民工不必脱离劳务层,可以在短期合同期满后进入企业自建的劳务管理中心,在本企业的各项目部之间根据工作需要统一岗前培训、严格技能考核、合理有序调配,真正做到精兵减员、适度经营、提高效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