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发布时间:2008-06-25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在都江堰市中兴镇沿江安置点,经??吹揭桓隼咸腔苍诠さ刂芪?,时而拎着个水瓶,拿着几个大碗,招呼着工人们喝水;时而带上自家蒸的馒头、玉米,给饿了的人充充饥。跟大家一打听才知道,老太太姓王,是附近村子的居民。这次地震中,他们家的老房子虽然没有倒塌,但也已经严重开裂,根本就不能住人了。无奈之下,王老太一家9口人不得不在马路边搭了一个简易帐篷,晴日里炎热难耐不说,一下起雨来连被子都浸满了水。王老太跟工人们说,家里有一个刚满月的小孙子,她最心疼就是这么小的孩子就要跟着大人受罪。所以地震过后,他们一家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能有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就好了。但她没想到这个愿望这么快就实现了,震后的10来天,邻居告诉她村子旁边正在建这种板房,像她们家这样的情况以后可以住进去。一听到这个消息,王老太高兴坏了,急匆匆地跑到别人说的地点,果然看到工人们正在往外卸材料。自此以后,王老太每天都会来到工地上看看房子建得怎么样了,问问工人们什么时候房子能够住进去??吹焦さ厣系男』镒用且桓龈稣饷葱量?,王老太就下定决心,烧点茶,做点饭什么的,只要能做点什么,她都非常高兴。
除了王老太,许多来自周边的村民都自发加入到帮忙大军。据该安置点施工单位安徽鸿路集团副总李元龙介绍,这个安置点占地面积约50亩,建设350套临时用房,大量的材料需要搬运,于是村民们便自发每天都有三四十人前来帮忙卸货,男劳力肩扛,妇女就两三人一起抬,年龄最大的都年过花甲了还拼了身体前来帮忙。
在每一处安置点建设现场,随时都能感受到村民们对安置房的期待,期待着安徽的援建者们给他们早日建成温暖的家。
72800名中小学生期待重回教室
6月15日,在都江堰市第一中学,正在操场上临时搭建的帐篷教室里上学的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利用课间给正在不远处建设过渡校舍的叔叔们送去热茶,并向为他们重建校园日夜忙碌的安徽叔叔们表达最真诚的谢意。由于地震的巨大破坏,一中的大部分校舍已经成为危房,无法继续在教室里上课。地震过后,学校方面只能暂时???,孩子们也迫不得已离开了校园。据一中的张校长介绍,??魏?,每天都会有很多学生来到学校大门旁,看看有没有复课的通知,向老师打听具体复课的时间。校舍的严重破坏一度让孩子们的上学梦成了遥遥无期的等候,看到孩子们失望和焦急的眼神,老师们既心痛又无奈。在得知安徽省将承担都江堰市所有中小学过渡校舍的援建任务后,张校长第一时间和市教育局取得联系,及时报上了重建面积。张校长说:“安徽建设者的速度很快,几天内就迅速将材料运抵学校,现在框架已经搭建起来了,看样子,过不了几天我们就可以搬进安全、宽敞、明亮的板房教室了。真的要好好感谢安徽人民和建设者们,是他们给了孩子们重新上学的机会,也给了都江堰的未来找回了希望?!?/P>
3500名“徽匠”期待创造奇迹
烈日,酷暑,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对于我们的安置房建设者来说,什么样的恶劣天气没有遇到过,什么样的恶劣环境没有经历过,但为了不辜负灾区人民的厚望,不失信于安徽老乡的重托,再难、再险、再艰苦,他们依然坚持着。
3500名安徽建设者都是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和一颗负责任的心来到都江堰的,带着这样的态度来对待援建当中的每一件事。他们朝发夕归,奔波于各个建设场地之间,累了就席地而坐,困了就在车上躺会,饿了就啃口干粮,遭遇过山体滑波,也经历过余震威胁,他们把灾区人民的幸福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不管付出都少都值得。
努力没有白费,过渡安置房提前10天完成国务院下达的建设任务,仅仅23天就建成了都江堰市59所,12万多平方米的中小学过渡校舍。是奇迹,但创造奇迹的是我们的建设者们,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着新时代“徽匠”的激情与风采。